青菜头成就大产业涪陵榨菜成长记中原网
2023/6/20 来源:不详07:08
涪陵榨菜历史文化陈列馆。
中原网讯(赵宁)5月21日,全国重点网媒记者走进重庆市涪陵榨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,实地探访了乌江榨菜的原产地,认识涪陵榨菜的诞生历史及传统工艺,参观了乌江榨菜现代化的生产线,了解了涪陵榨菜集团的发展历程。
重庆涪陵是榨菜的发源地,也是基地化、集约化、规模化、工业化、现代化的榨菜产区,当地青菜头种植面积和产值均占全国总量的一半以上。如今,涪陵榨菜产业已经形成了四大系列余个产品种类,产品销往全国,出口日本、东南亚及有华人居住的众多国家。
榨菜传统工艺铜画展示。
据了解,涪陵榨菜旗下9家子公司、8家生产厂、1个数字化生产车间、15条自动化生产线、30万吨原料发酵窖池,年生产榨菜、泡菜能力20万吨。年公司实现利税总额超10亿元,资产规模超30亿元,目前市值超亿元。
小小的青菜头怎么发展成大产业的呢?
重庆涪陵榨菜因其好吃,鲜、香、嫩、脆,成为人们饭桌上的佐餐佳肴,受到大众喜爱。然而涪陵榨菜的生产、加工历史却鲜为世人所知。据《涪陵史志》记载,年,重庆涪陵城郊的商人邱寿安以当地盛产的青菜头为原料,腌制后用木箱榨除盐水,制成了一种新的腌菜制品,取名“榨菜”。年,在法国举行的世界酱香菜评比会上,涪陵榨菜与欧洲酸黄瓜、德国甜酸甘蓝并称为“世界三大名腌菜”。年,涪陵被命名为“中国榨菜之乡”。
涪陵榨菜生菜线。
近年来,通过产业升级,大胆推进工艺技术创新升级。年初率先从德国引进榨菜全自动生产线,率先全面推进生产线国产化改造,公司联合国内一流设备制造商,进行加工设备技术创新,运用智能机器人技术改造生产线,替代传统的人工装箱;自主研制自动撒盐机,替代人工撒盐作业;既解决了人力不足的问题也使得产品质量更有保障。同时还满足了大规模机械作业条件下“三腌三榨”核心工艺技术的实现。目前已经建成了13条年产能近20万吨的生产线,引领我国榨菜产业及酱腌菜产业走向了工业化之路。随着乌江榨菜品质的不断提升,并不断运用新技术,不断研发新产品,极大拓展了涪陵榨菜的发展空间。
“乌江”榨菜成品展示。
据悉,涪陵榨菜集团现有榨菜产品生产线10条、泡菜生产线2条、川调类酱生产线5条,形成年产30万吨榨菜产品、10万吨泡菜产品和20万吨川调类酱产品生产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