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2年后,老字号素春斋终于又开了
2022/6/19 来源:不详站在素春斋大门口的时候,有一对中年男女走在我的身后。他们被拦住了:对不起喔,我们素春斋还没有正式对外开放。看着他俩悻悻然离去的背影,我作为一名记者的本能又开始无厘头的猜测开了:两人的穿着随意,也没有身背或大或小的背包,说明他们就住在距离素春斋不远处……是的,重装后的素春斋大约在3月中旬左右的时间(有些物料和软装还没布置好),才能重新与大家见面。为了这一天,很多人也许已经等待了几十年。很多很多年前,他们都会在某个午后,散步路过素春斋,随手买一个他家的青菜香菇黑木耳馅儿的素包子。
对于比我年纪还大上许多的素春斋,我心怀敬畏,又满怀好奇。如果你和我一样,迫不及待的想前去一探它的庐山真面目,别忘了先打电话(-)核实一下:今天开业了没?
△20世纪80年代的素春斋
这家专营素菜,创立于民国八年(年)的百年老字号,随着老杭城的变迁消失在曾经的延安路上,留下的只有道不完的怅惘和遗憾。
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当时,有“三素斋”之称的素香斋、素春斋、素馨斋均位于延龄路(今延安路)上,这三家素菜馆三足鼎立,各有绝招。而其中,素春斋的素菜,以在无锡、扬州风味基础上融入杭帮特色著称,素料荤做,形和味都足以乱真,曾享有杭城“素菜魁首”之誉。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对于很多老杭州人来说,去延安路的素春斋吃素烧鹅、素菜包、素什锦面,是一件赶时髦的事儿,每天门庭若市的人潮,比现在的网红店还火爆,这样的辉煌整整持续了近80年。它本来有机会,和楼外楼、杭州酒家、山外山这些历史老店一起成为名声大噪的中华老字号,却因经营等问题淡出了大家的视线。
一晃20多年过去,几经波折、风霜不改初心的素春斋,终于即将在3月从容归来,重新走回杭州人的记忆中。
△一楼大厅
西子湖畔,南屏山下,雷峰塔前,重新回归的素春斋,低调的隐匿于净慈寺这座千年古刹中,有着“遗世而独立”的幽静。
△一楼大厅
温润木质建筑,构建了一方充满禅意的空间,踏入大门,忽闻寺庙钟声,宛若跌入时光匣子。
诗意江南的温婉和禅意人文的儒雅在这里奇妙融为一体,设计保留着古典的宋代风韵,净慈寺方丈戒清大师的题字,以及亲自设计的器皿呈现,将文化意涵的传承融合到有相的形制上,每一处设计,简约却不简单。
△二楼包厢
整个素食空间共上下两层,一楼可容纳多人用餐,二楼的临窗包厢,面对着雷峰塔,风光无限,可惜目前暂时不对外开放。
一人食
二人食
左:六人食右:四人食
大家最关心的菜品,一方面延续了部分老素春斋的招牌,带来了令人难忘的老杭城味道,尤其是素烧鹅、素菜包的回归。
当然,素春斋也并不是一味地停留在曾经,最大的改变,是将之前的“仿荤”菜系剔除,以素式高汤等替代味精等非天然调味品,以“四季调五脏”为要素,顺应时节,做到不时不令,带来真正能够滋润身体内在组织的菜品。
△春卷
希望通过饮食的养和,做到身体在吃素,心灵也在吃素的气息贯通,让一些素春斋的老顾客们,能在找回旧时情怀的同时,又拥有健康饮食的体现。
所以,按照时令半月一式的循环出品,素春斋的菜单采用单体套餐式呈现,68元/位,分为一人食、二人食、四人食以及六人食。
一合生尘
如果你现在前去,恰好可以吃到一人食里的豆浆煮豆腐,戒清大和尚的主推菜品“一合生尘”,处理方式很巧妙,用豆浆原味煮豆腐,更加浓郁的口感直击味蕾。
罗汉斋面
罗汉斋面,是老素春斋保留下的经典面点,也是杭州传统的素斋,里面有乾香菇、麵筋、素雞、黑木耳、白蘑菇、玉米筍、白果、茭白片、小青菜、胡蘿蔔、雪菜,是寺院风味之“全家福”,用了手工面,透着韧劲,透着鲜。
净慈双味包
净慈双味包,是老素春斋最经典的包子之一,在原有口味青菜香菇的基础上,增加了土豆茄子口味,每天清晨现蒸的包子,圆鼓鼓软乎乎,里面馅儿给的足,喷香诱人,吃一个还不过瘾。
值得一提的是,为了方便来往的路人,素春斋还专门开通了单独的外卖窗口,专门售卖包子和素烧鹅,冬日里一口一口的烟火气,让我们真实的感觉到,城市有力的运转。
在净寺檀香的晕染中,我的心忽然变得平和起来。这些曾经被我们忽略的地方,正在悄悄带给我力量,以一种最质朴的方式。
本期互动
#说说你记忆里的素春斋#
欢迎在评论区分享
精选留言中抽取5位
送价值元双人餐一份
#素春斋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