母亲节专稿刘秀萍娘心高处朗读倪

2022/6/14 来源:不详

点击上方尘世掠影,让阅读成为习惯

娘心高处

文:刘秀萍

前段时间爬山时,不小心磕伤了膝盖,医生嘱咐要静养一段时间。

到了周末,怕爸妈等待,便打电话告诉他们这个周末我不回去。“那么忙吗?你妈菜买了,汤也煲了。”父亲在电话那头说着。“那个,我的膝盖受了点小伤,下周再去。”大约过了半小时,父亲打来“你妈说要去看你,她煮了红鸡蛋,给你转运气。”……挂了电话,我坐不住了,这18公里的路,83岁的娘亲……

我的家长(我称我先生为家长)听我说母亲要来,作出了安排:要么他去接我母亲来看我,要么送我去爸妈家给他们看。商量后,我给爸妈打个电话就出发。

LOVE

到家门口时,母亲正在菜园摘菜,父亲在看母亲摘菜。两人你一句我一言地说了起来:

怎么磕的?

这么不小心。

……

母亲把整理好的菜放在车门边,说:“等一下带回去,脚伤了,买菜不方便。”

大门口两侧的菜园,是母亲的乐园。母亲种了一辈庄稼,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,每天忙活着,乐呵着。这两块空地,是母亲的舞台,种着许多小青菜,四周还点缀着几丛花,整个儿看去就像花园一般。母亲瞧那菜园时,总是笑逐颜开。菜长大了,会送些给邻居、亲戚,送人的菜一定是经过精心挑选的,有时还会说:“这么不值钱的东西,要送人真不好意思。”

一年四季,不知收成了多少的菜呀,瓜呀,豆的。母亲会计划着种作,如什么时候种大白菜,过年时就正好长大,到时大家就有得吃、有得带;又如要种多少花生?多少黄豆?大儿媳要喝豆浆,小儿媳要水熟花生,几个儿女家各自喜欢什么菜,她都清清楚楚。

母亲种菜很用心,所以小菜园的菜长得很诱人。一个早晨,我到院子看花,发现母亲蹲在菜畦边拨弄着泥土,一园子的芥兰昂着头,显出勃勃的生机,芥兰边上的路面躺着几个芥兰的菜头。

“老妈,菜头干嘛放在路上?”

“昨晚有人来摘菜。”

“偷菜贼?”

“算是吧,不过这个贼是好贼。”

“贼还有好的吗?”

“你看他只摘几棵菜,显然是摘去吃的,而且又没搞破坏,你说是不是好贼呢?”

母亲笑着说,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,用心地侍弄着她的菜宝贝。从小就被教育要分清黑白是非的我,“贼”对我来说是个彻头彻尾的贬义词,没想到母亲今天却给它加个“好”字,我一时竟说不出什么来,呆呆地看着母亲专注的样子,心里荡起了美丽的涟漪:母亲的善良是她最大的福气,是晚辈们最宝贵的财富。

年入冬时,母亲摔了一跤,磕掉了门牙。打完点滴已是夜里10点半,她要我去跟医生请假,说要回家睡觉。我跟她说:“医院住,哪里不舒服方便找医生。”她却执意不肯。终是拗不过她,只好带她回家。

“老妈,我就在床边的懒人椅上睡,有什么事你就摇我呵。”“不。”母亲在懒人椅上坐了下来,用手示意着她要睡懒人椅,我睡床上。“不可以的,你必须睡床上,天气冷,你又流了不少血,要睡得舒服……”无论我怎么说,她就是坐在懒人椅上不动,一副非睡那不可的样子。我又一次拗不过她,拿了被子给她盖上,坐在床沿看着她睡,可她根本就没睡,一会儿一会儿就指着床要我睡觉。我不得不躺下来,可怎么也睡不着,一颗心全在床前的懒人椅上,那里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我的神经。这一夜,就这样听着母亲的呼吸,想着母亲的日常。

自从回家乡住,母亲就坚持晨练。每天天蒙蒙亮时,母亲就出门运动,天气不好和节假日例外。节假日的母亲可不是一般的忙,一早就拉回满满一车菜:孙女要的捆粿,孙子要的豆浆,还有谁谁要的碗仔粿,炸豆干……对于谁喜欢吃什么,她了如指掌,一样都不会落下。弟妹们多次跟她说别累着,她却振振有词,什么一年回不了几次啦,外面的没有家里的味道等等。在她看来,那满满的一车只是孩子们喜欢的食物,而在我们眼里,那满满的一车就是满满的爱。

那一年去香港游玩,有一顿早餐是在游轮上的西餐厅吃自助餐,我们走到转角处时见有厨师正在煎鸡蛋,我随口说了声:“还有煎鸡蛋的。”母亲说:“我去要一个给你。”我还没来得及阻拦,她已站在外国厨师前比划着要一枚煎鸡蛋,居然还能要来一份全熟的鸡蛋。连经常走南闯北的大弟都夸道:“老妈的‘英语’讲得真好。”说到母亲的沟通能力,我们这些小辈都非常佩服。不认得字的母亲在深圳住了十多年,坐车、买菜、接送孩子、商场购物……都毫无障碍。我曾好奇地问她,她说:“记在心上。”母亲记在心上的又何止这些呢?一个午后,她拿出一个小本子,要我把姐弟几个的电话号码写在上面,我惊奇地看着她问:“你能看懂吗?”“你按从大到小记,我就能看懂。”我认认真真地把姐弟几个的电话号码写得工工整整,然后交到母亲手里。看着她满意的样子,我心里的涟漪再次荡漾:母亲要的何止只是电话号码?电话号码里的每一个数字都是她的牵挂!

往事悠悠,如清澈水流潺潺而流,漫过岁月,也滋润着岁月。

前几天回爸妈家时,刚好小姑也来,她偷偷地告诉我:你爸和你妈在你们不回家时各做各的饭。这可让我吃惊不小。于是,在和母亲一起收拾厨房时,我向母亲求证,她说:“没错,我负责买菜,各煮各的。”“为什么要这样?”“没有为什么呀,你爸老坐着不动,腿本来就不灵活,再不动动手脚,会愈来愈瘸的,到时自己辛苦,又让子女忙碌……”母亲的话着实让我吃惊不已:原来爱还可以是这样的。

母亲的唠叨让我想起一句话:人间有大爱,万古余清音!母亲的爱,藏在生活的细枝末节中,藏在时光的缝隙里,像门前菜地上的菜,一批批、一年年源源不断地生长;像隐藏在水中的石头,在关键时刻就露出清晰、坚实的容颜;又像夜空的星星,在黑暗到来时就闪耀着温暖、宜人的光芒。

五月的清晨,阳光清新明媚。院子里的石榴花火红火红的,门前的黄豆、红豆、花生也绽出一朵朵小小的花来,在绿叶的映衬下,格外娇俏。母亲的花,母亲的菜,花中有菜,菜中有花,永远是我们心中最亲切的风景、最温暖的爱。微风拂来,扬起门前的花香,荡漾在院子里,萦绕在屋檐之上……

年5月于桂岭

作者简介

刘秀萍,喜欢去外面看看,在“走走拍拍”中发现美好,也喜欢呆在家里翻书弄花侍草,在“读读写写”中享受美好。生活简单、淳朴,崇尚真诚、善良。揭阳市作家协会会员,揭东区读书创作协会副会长,有文章在省、市、区各项活动中获奖,作品散见于一些书刊、报纸及

转载请注明:
http://www.3g-city.net/gjyzz/599.html
  • 上一篇文章:

  • 下一篇文章:
    • 没有热点文章
    • 没有推荐文章
  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

    温馨提示: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
    版权所有2014-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-6
    今天是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