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岁入行,20岁当后妈,29岁爆红,6
2025/7/18 来源:不详白癜风治疗专业的医院 http://ask.bdfyy999.com/
作者:娃娃爱葫芦
声明:原创文章,禁止抄袭,违者必究!
年,闫学晶出生于吉林辽源。
从小就性格豪爽的她,特别像男孩儿,调皮捣蛋,喜欢打架,特别倔。
有一回被爸爸批评了,她跑出去躲在地垄沟里,别人怎么叫也不出声。
直到半夜9点,大家才把她找着。
和家人去玉米地里施肥,因为是夏天,玉米叶的高度正能拉人,经常进去施肥完出来,满脖子和胳膊都是口子,一流汗特别疼。
受不了疼痛的闫学晶把化肥一倒,就跑了。
就因为不听话还不爱干活,闫学晶还被大爷说:“狗出息你都没出息。”
大大咧咧,豪爽还特别倔强,这样的性格伴随着闫学晶成长。
年,渭津小剧团的刘根谭团长到村里选角。
由于嗓音条件不好,又调皮,没人推荐闫学晶。
但团长注意到了站在角落的这个女孩,舞蹈动作特别顺畅,肢体很协调。
跳完舞,团长问她:“你愿意到团里来吗?你家人支持你当演员吗?”
闫学晶马上找来了爸爸。
团长说:“您这姑娘嗓音条件不好,我先领到团里,试用期一个月,如果1个月后不行,您再领回去。”
就这样,闫学晶成了渭津小剧团的一员。
那时候正处于变音期的闫学晶,音域特别窄,只能唱“男声”。
但她有天赋,学东西特别快,也很刻苦。有些曲目听5遍她就能记住,直接上台演。
但因为嗓子在变声,为了唱好曲,她只能每天不断练习,打开自己的嗓音。
经常是同学下课回去了,她还要练上1-2小时。
就这样,在刻苦学习下,闫学晶从“下装”唱到了“上装”,还学会了剧团里的近40个曲目,被团长成为“戏耙子”。
因为表现突出,闫学晶连续两年获得“精神文明标兵”称号。
“先天不够,努力来凑。”也许闫学晶的嗓音条件并不好,但她很刻苦,很好学,在小剧团里十分勤奋。
别人下课了她还在练习,听曲的时候用心记住每一个演员的表情和台词,如此用功,才让她迅速成为团里的“扛把子”,得到大家的认可。
这种不认输,凡事做到最好的性格,注定了她要在表演上有所成就。
年,闫学晶考入吉林省戏曲学校地方戏科,开始学习“二人转”表演。
姣好的容貌,扎实的戏曲功底,闫学晶在学校很受重视。
年,她代表学校参加吉林省汇演,表演《刘秀坐楼》获得一等奖;
年,参加总后勤部调演,表演二人转《风雪巡诊》获得一等奖。
年,闫学晶以优秀毕业生身份毕业,被分配到武警部队文工团。
之后,闫学晶调回了吉林市评剧团,后来长期在吉林市戏曲剧团工作。
在此期间,闫学晶演小品,唱评剧,当主持人,跳二人转,获奖无数,被称为“二人转皇后”,也被称为“女版赵本山”。
年,闫学晶被海政文工团特招入伍。
也是在这段时间里,参加比赛,下乡演出,让她和观众近距离接触,了解了基层群众的喜好,打下了扎实的表演功底,积累了大量表演经验。
年,闫学晶首次登上春晚的舞台,和潘长江、黄小娟出演小品《三号楼长》。
靓丽的外表,洪亮的嗓门,帅气的动作,让观众眼前一亮。
同年,闫学晶出演《刘老根》中的“山杏”,一炮而红。
大大咧咧的性格,闫学晶将“山杏”的角色演绎得惟妙惟肖,去到哪里都有村民亲切喊她“山杏”。
闫学晶就这样大火了。
从成为小剧团演员到大火,闫学晶用了16年。
这16年里,她努力打磨演技,修炼自己的基础功,评戏,舞蹈,二人转,小品她样样精通,丰富的表演形式让她的舞台功力更加深厚,角色表情更加到位。
也是在这默默努力的16年里,她的表演技巧越来越好,表演台风独具一格,特别有张力。
之后的闫学晶转战影视:
年,她在中央电视台和吉林电视台合拍的连续剧《小白玉霜》中饰演“白玉霜”;
年,她在《为您服务》《老婆万岁》《决战枭雄》中均饰演女一号;
年,和潘长江主演室内情景喜剧《笑笑茶楼》;
年,她在《都市外乡人楼》中饰演“高美凤”……
年,闫学晶第二次登上春晚,和牛群,刘小梅合演小品《打工幼儿园》;
年,和冯巩,王宝强合作小品《公交协奏曲》;
年,和冯巩,韩雪在央视春晚合作小品《不能让他走》……
至今,闫学晶总共上春晚6次,出演影视剧近70部,其中还不包括其他戏曲、歌唱节目,拿奖无数。
可以说,无论是电视剧还是小品,亦或是主持,戏曲和二人转,闫学晶的表演都十分到位,塑造的角色非常立体,深入人心。
她也因此,被亲切成为“国民好儿媳”。
如今的闫学晶依旧活跃在荧屏,接连不断的电视剧,虽然很劳累,但她特别享受这种过程。
拍农村戏,条件很简陋,经常到山旮旯里,前不着村,后不着店,只能在村民家里借宿和吃饭。
但她特别适应,经常装着满行李箱蘸酱,和老乡要来大米饭,配点青菜一蘸一炒,就是一顿,接着演。
她是一个没有“架子”的人,跟她合作过的人都很喜欢她,觉得她“特别负责”。
就像她说的“我想演到80岁。”
再苦再累,她也愿意去拍,因为她觉得演农村戏或者生活戏,能引起大家对“婆媳矛盾”和“农村生活”的